【大众日报】山东财经大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跑出“双创”加速度
发布日期:2018-12-13 20:40:01 来源: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本报通讯员 于洪良
本报记者 王桂利
今年,山东财经大学收获一个又一个的“双创”硕果:9月,学校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授予“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0月下旬,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山财大占了山东高校获金奖的三分之一强,并成为全国财经高校唯一一所获主赛道金奖的高校;11月下旬发布的“中国公办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2018”榜单中,学校位列第33位,居全国财经高校第2位、山东省属本科高校第1位……
“双创”进课堂,教之有方
学校着眼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开设通识性课程,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和“创业基础”整合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教程》。强化基础性课程,增设“商业模式导论”“创业学”“创业计划书设计”等8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
丰富核心课程内容,增加商业模式设计、创业投资等创新创业元素,引入创新创业案例教学。增设专业选修课程,增加“商业模式前沿”“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等选修课程,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专业性培训。2017年底引进了6门“智慧树”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慕课课程,作为学校自有“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
据统计,在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中,融入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总数为1236门,占全校本科专业课程总数的85.2%。而关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课程有352门,占本科专业课程总数的21.7%。
“双创”到社会,导之有道
针对财经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不强、理论教学和实践育人契合度不高、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性不够等问题,自2015年以来,学校与山东省政府研究室合作,实施了“社会实践三千计划”(即进“千村、千企业、千社区”),不断增强实践育人效果。
按照“12345”的设计理念,学校制订了“三千计划”实施方案。“1”即以“实践育人”为宗旨,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2”即推进学校、学生两个层面双向驱动,协力推动育人体系有效运转;“3”即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鼓励教师精心指导、实现教学相长三重作用;“4”即设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调研、公益志愿服务+调研、红色教育+调研、人文历史地理考察四大模块;“5”即对组织、制度、机制、技术和文化5项要素有效整合,确保实践育人有序开展。
“三千计划”实施三年多来,学校累计有28875名学生、1832人次教师,组建了4000多支实践团队,先后到2976个村、2571家企业和2632个社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参与“三千计划”,学生走遍城乡社区,撰写实践报告3000多篇,多个团队和调研成果获团中央、团省委表彰,学校连续三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多篇调研成果得到省领导批示,被省直部门采用36项。
“双创”校内练,赛之夺奖
2014年9月,学校和济南市历下区政府联手创办了“济南市历下区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园”。这是山东省首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成立,共同运营,以高校管理为主的公益性大学生创业园。双方联合成立了创业园管理委员会,采取管委会指导,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社会化管理运营模式。
创业园由创业苗圃、孵化苑、创展苑、综合服务中心组成,分别承担着创业教育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创业拓展四大功能。各功能区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大型创业孵化器。几年来,创业园先后获得“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济南市创业孵化基地”“济南市科技孵化器”“泉城众创空间”“历下众创空间”等荣誉称号,共获得奖励或专项资金600万元。目前,共有144家学生创业企业进驻创业园,注册资金5.2亿元,2016年营业额突破1亿元,2个创业项目分别在区域四板和青创板挂牌,解决就业岗位1237个。
学校还注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山财大学生参加“创青春”“三创赛”等各级各类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0余项。由BOSS直聘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排行榜,学校已连续3年入榜,是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入榜的学校。2017年位列全国第71位,比2016年上升3个位次。
“双创”在路上,辅之在师
11月22日,学校聘任了第一批30名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包括8名校内教师和22名校外人士,其中包括1985级校友、洪泰基金创始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盛希泰等人。这是学校进一步深化双创教育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指导帮扶体系,为“双创”提供深度支持保障的新举措。
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用实践和行动回答了“创业可以教吗?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教这门课的老师应该具备什么的能力、素质和实战经验?学生服气吗?”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学校着力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导师队伍。导师有校内的有校外的、有专职的有兼职的、有擅长理论的有专注实践的。
在遴选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作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导师的基础上,聘请知名学者、创业成功者、优秀校友企业家为校外导师,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建立导师委员会,分类管理,定期考核,动态调整。特别是鼓励支持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活动,折算工作量,加强考核评价,强化导向。鼓励教师优先在自己组建、合作组建、引入提供的创新创业项目中吸纳在校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言传身教。
高校作为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源头和基地,如何帮助青年创业者迈出创新第一步?学校党委书记王邵军说:“我们将坚持不懈地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导向,构建开放式育人环境,丰富教育载体,最大限度释放青年学生的思想力量、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媒体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81213/Page18NU.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