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的说明
发布日期:2018-10-25 19:45:30 来源: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1.《教程》建设过程—背景(依据)、原则、内容构成
2.《教程》要解决的问题(三个)-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上,怎么度过?
3.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
一、《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建设过程
(一)《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建设依据
1.根据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也就是第二次解放思想之后不久的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之后高校招生并轨和扩招,在99年扩招后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前夕的2002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直到不断加深的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015年5月,国办发2015年36号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直接指向了高校。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吹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将创新创业推向了全社会。2015年10月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面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彰显了创新是推动今日中国改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这三大战略概而言之就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立国,基础是教育,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习总书记提出,“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在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中,劳动力(劳动能力的人)是第一要素;在创新驱动的诸要素中,人才(有才能的人)特别是创新人才是核心要素。人才不仅是创新意向的主导者,创新资源的整合者,还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与创新成果的推广者。人才作为核心要素,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优质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发展动力,是第一驱动力。人才的摇篮是高校,成才的是你们(学生),而培养人才的则是我们(高校、教师)。(创新↗教育↗人才↗科技↗发展)
2.根据高等教育的使命要求。仅就高校功能之一的社会服务而言,有两条传统的渠道,一是输送社会需要并能匹配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这是间接的但是主要的渠道;二是学校科研成果的社会化,这是直接的但是次要的渠道。现在则新兴起了第三条渠道,就是在基于互联网技术取得巨大成功的创业企业示范(BAT)推动下和日新月异地改变我们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的新产业形态的影响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依托互联网思维和所学专业整合从互联网载体上获取的海量信息和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地催生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紧密、最能展现教育本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作用不仅仅是有助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倒逼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这种内生动力具有革命性,摧毁并重塑大学的功能格局、大学的地位和布局。高校必须要从体制机制上反思与变革,保护和壮大这股强大的内生力量并为之寻找出口。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把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上升为国务院的文件,且强调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来自于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而非国务院,更不是教育部。(总体方案的核心思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
3.根据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要通过学校的功能去实现,高校的功能最终都要通过联系社会的人才得以体现。在各类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设置上,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杰出校友占比最高,就业力和就业质量是社会公认的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学校招生录取分数高、生源质量好,又是财经高校、热门高校,学生、家长对学校提供的教育产品和服务需求层次更高,企业和社会对学校的培养质量具有更多的选择性。招生计划的调整与多寡,本科录取批次的合并,按专业大类招生,按学科专业财政拨款,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闭环。这个闭环直接关系到学科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而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更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4.根据我们工作的实际要求。从教学安排上看,四门课开设的不系统;从授课过程来看,教材选取、授课方式随意,授课内容参差不齐,学生工作干部既要忙上课,又要忙日常繁琐的管理工作,两头忙碌且得不到系统有效的培训;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到课率不高,所获不多但获取学分较容易;大一迷茫,大二彷徨(郁闷),大三繁忙(压抑,疯狂),大四悲伤(绝望,慌乱)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从毕业生就业关键时期来看,毕业生对就业趋势、就业形势、职业去向、择业技巧等择业就业能力无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以及现实状况要求系统指导,而且要前移至低年级。从学科专业特性看,经管专业学生最容易发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对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痛点)特别敏感,我们的学科专业不仅能够独立创新创业,更能够以“服务+”的方式适应和满足各类创新创业的需求,财经大学生们对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具有更强烈的需求。
5.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规定最低课时要求。可以设计三种组合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开设一门课程,覆盖整个大学过程;第二种方式为开设两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三种方式为开设三门课程,课程名称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后来,教育部又增设了《创业基础》这门课。每种方式的课程内容由学校结合实际进行组合,但应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2014年暑期,有机会将三课合一的构想当面汇报给了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得到了充分肯定,要求我们大胆尝试和改革,而且学校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就业力的研究成果也需要试验和转化。因此,建设三课合一新教材的信心更加坚定。
(二)《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建设原则
1.遵循三个规律,坚持三个统一。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学科专业特点和财经院校定位与发展趋势),人的成长与人才发展规律,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规律。坚持高等教育方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与人才成长目标的统一。
2.确准一个目标,实现“三课合一”。确准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实现《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或《职业素养提升》)和《创业基础》三门课合并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一门课,既落实教育部规定,又结合学校实际(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授课方式),有序容纳各项内容形成。各项内容之间既考虑逻辑关系,循序渐进,恰如其分,形成体系,又可自成一体,单独组织和实施。
3.扭住一条主线,体现五个原则。扭住以促使大学生形成创造力为核心、就业力为根本的核心竞争力这条主线,通过辅导、引导和培养大学生自我设计和实施大学生涯规划、学业规划(专业和知识结构与职业的关系)、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计划,将择学业、职业、就业与创业归并为同一指向,形成合力,体现出贯穿入学到毕业的全程性,覆盖全体本科学生的全员性,推动学生思考和动手的实践性,课上系统宏观指导与课下具体分类或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性,促使学生不断积累其就业力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内容结构
该教材共分上中下三篇十五章:第一步(上篇)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第二步(中篇)引导大学生自我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第三步(下篇),实战和检验创新创业能力。即具有逻辑递进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三部分。这是该教材大的逻辑。
上篇共四章,包括创新与人类进化和中国古代社会进步,创新与近代中国出路探索,创新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从远及近,从历史及现实,探索人的创新创精神、思维等内在逻辑及表现形式,意在说明创新精神和思维是我们的基因,而非简单地理解为当前形势的要求。人的理性思维是创新的根源,人的理性推动了人类的进化,从自然界中的一般动物进化为高级动物,从蒙昧进化到文明,是创新;人的理性推动了文明的演进,从农耕到工业到信息社会,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永恒动力。
中篇七章,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培养,生活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核心就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涵盖了财经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形成的素质能力。促使这些能力的形成,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内容和重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把上课和课下学生的日常管理很好地衔接起来,双方皆受益,减轻工作量且上档次。
下篇四章,包括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掌握创业知识,体验创业仿真实训,开展创业实战。重点是检验和强化学生由创新精神指导下产生的创业能力,即成长与发展的动力。
目前的结果是:
1.《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一方面作为学校“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意在通过新型的内容和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就业教育与指导的转型升级和普及性创新创业教育。
“三+”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通过“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全员普及性创新创业教育,通过“ 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 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
《创建和实施“三+”模式,培养高素质“双创”财经人才》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时至今日,可能名落孙山。
2.作为学校教材,从2017级第二学年全面实施,6个学分,其中课堂教学两个学期4个学分,大学生涯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创业计划四个命题各占0.5学分,合计2学分,后续学生定期修改,同时计入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还有2个模拟实训学分划归到实验教学中心。最终形成一个成绩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以后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实施,跨学年两个学期,共4个学分,课堂授课2个学分,其他不变。一年后修改,从2018级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全面实施。他不是阶段性的课程,而是要伴随着你们学制的完成。
二、《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是什么?
(付费听课拿学分—上课课时拿津贴?)
追根溯源,自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开始,在长达930年的时间里,大学已经成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人类社会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的人才高地和知识高地。随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不断发展,大学的功能随之不断扩大。现代大学从兴起以来,其首要和根本任务始终是人才培养,1810年德国洪堡大学将科学研究列为大学第二职能,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第三职能。目前,中国大学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无论高等教育职能如何演变,在现代大学的多项功能中,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从未改变、从未动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都要服务于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个第一职能和本质职能。这一点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这也是大学有别于专属研究机构等的重要的一个显著差异。大学的人才培养的存在和发展,彰显了大学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延续。
(二)为什么上大学?(大学的作用)
1.成长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从学生个人发展的内驱力来看,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的标志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内生的快乐和动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动力来自于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来自于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而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正是人们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动力。因此每个人尤其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不是培育项目,简单教你如何开公司,而是为了让你拥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使你自己乐观、积极地生活。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强调面向个体提供设计思维训练,强调机会识别和开发能力,更强调培养学生在别人犹豫不决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项目”只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载体。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相通的,真正的创业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为基础,而创新教育往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和实现形式,其核心理念仍然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创新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业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商业化的运作能力,而非纸上谈兵。以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力量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带动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参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改变着社会和世界,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实现自身价值,是一种伟大的创举和创业(外创业);能在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不满足于现状,开拓进取,放大自身优势,不断升华自己的状态,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创业(内创业)。前者是少数,后者是多数。但不论何种结果,人人培养和具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就可以带来个人的成就、组织的成功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2.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无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过得比自己好,好多父母终其一生似乎主要为了孩子,为此,甘愿将所有的爱和资源施加和配置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的职业,甚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只要不发生重大天灾人祸,用不着父母期望,下一代肯定过的比上一代要好,因为社会自身在遵循其规律向前发展,但具体到每一个人则不一定,总有一些人自觉不自觉会为另一些人的成长与发展付出机会成本,这是社会的总体平衡,为别人的成长与发展付出机会成本的但愿不是你。总是成长和发展的人占多数,社会获得的总量大于零,社会才会向前发展,所以必须要有蓝图、梦想和努力。“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2013.4.28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作为财经大学的学生应该普遍具备有别于其他高校学生的两个“学缘”(学校、专业)特性:一是建立起契约精神。从18岁开始,在座的几乎都已年满18岁了。宪法规定年满18岁就成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公民,你已经不是被父母监护的对象,父母也不再是你的监护人了,你与父母之间永无变化的血缘和可能变化了的亲情基础上转变为,一种新的契约关系,你必须对自己所作所为承担法律责任,你必须对父母的承诺(无论口头、纸面,还是内心里)有所践现。二是树立起投资理财观念(经济不独立)。基于这种契约精神,从18岁开始,父母给你的钱财不应视作理所当然,而应该看作父母的投资,是否归还本息、何时归还本息,决定权不在你而在父母,此其一;将来的生活中,天底下没有这么方便、主动的社会关系愿意借钱给你,所以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理财,更不要沾染“校园贷”,因为它有使用成本,不给父母增加更大的经济负担,也算是对父母的间接孝敬,此其二;其三,所有投资者都希望投资边际效益递增,换言之,父母花钱了希望孩子学好,越来越进步有出息,另一方面,父母作为投资人,你作为被投资对象,形成了商业关系,所以,你有义务向投资人汇报半年报、年报,换言之,每学期、每学年实事求是向父母汇报你在学校学习、生活、思想状态是你应尽的义务。
3.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人才竞争是根本的竞争。(前面讲过)
无论是我们个人、家庭父母还是社会,上大学的目的无一例外指向了我们共同目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学,就是把青年人上大学,渴望成才的主观内在需求与大学培养人才的最根本的客观功能结合起来的载体,指向了成长成才的共同目标,实现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方针,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怎么度过大学生活?
实验班一年来,
大学生涯规划----成为什么样的人(哲学命题,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需要四年、七年、十年乃至更长?
学业规划----具备什么才:本科、硕士(专业、学术、几个)、博士(几个)。构建什么样的专业知识结构,知识-技能-智慧。
职业规划----为未来做怎样的准备,成为什么样(类、行业)的人才?
创业计划----检测自己的能力,印证人才达到的程度。毕业前总得检测验证一下。
这四份作业,后续每年修改一次,并入档,让用人单位见证我们的人才是如何培养的。
二、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需要结合授课对象的学科专业特点,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这是本教材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备课,有效地指导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行动。因为成长、成才、发展是他们的事情,学生是当事人,他们是解决自己问题的执行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树立自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配置自己优势和资源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鼓励行动),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利用自己优势和资源解决好问题(走向成才),相信每一个学生还能够帮助别人解决好问题(领导者、管理者—印证成才)。